《道德经》第三十六章通行本原文:

将欲歙之,必固张之;

将欲弱之,必固强之;

将欲废之,必固兴之;

将欲取之,必固与之。

是谓微明,柔弱胜刚强。

鱼不可脱于渊,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。
    

译文:

想要收拢它,必先扩张它;

想要削弱它,必先增强它;

想要废除它,必先兴举它;

想要夺取它,必先给予它。

这就是微妙的高明,是以柔弱胜刚强。

鱼不可以脱离开深水,国家的利器不可以轻易示人。

逐句解释:

将欲歙(xī )之,必固张之;

歙:敛,合。
想要收缩它,可以先扩张它。事物会对立转化。如果不断扩张,使得物体不断膨胀,最后它会自我爆炸。

将欲弱之,必固强之;

固:暂且。
想要弱化它,可以先使它强大。然后强大到骄傲自满、飞扬跋扈的地步,那时就会不堪一击了。

将欲废之,必固兴之;

兴:兴旺、兴举。
想要废除它,就先去兴旺它。不断兴旺它,使其变得狂妄自大、飞扬跋扈,最后它会轰然倒塌。

将欲取之,必固与之。

取:一本作“夺”。与:给,同“予”字。
想要夺取它,可以先给予它。不断施之以利,然后可以趁其不备,一举拿下。

是谓微明,柔弱胜刚强。

微:微妙,隐藏。
这就是微妙高深的道理,即以柔弱胜刚强。从事物的对立面来打败它。

鱼不可脱于渊,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。

鱼儿不能离开深渊,国家的利器不可以轻易向人展示。这里利器有不同的说法,有的说是政令法规,有的说是国家权力,有的说是重大武器。都有道理,但都不完整,这里当作国家的强大力量。这种东西不要轻易去向人示威。

心得总结:

老子这一章充满了辩证思想,主要是讲矛盾的对立转换,以及柔弱胜刚强。同时告诉人要守住根本的东西,不要随意炫耀自己的力量。

人们通常看到问题正面,老子更喜欢看到问题的反面。想要收缩一个物体,人们通常会不断捆紧,而事实上却会遭到反弹,老子告诫我们不如使其扩张,让它得意,然后它自己就撑不住了。想要削弱一个东西也是这样,废除或夺取一个物体也是如此。不一定从正面出手,而是出其不意,故意纵容,使其得意忘形,然后一举拿下。这是一种很高明的战略思想,对于战争或者竞争都很有借鉴意义。

以弱胜强,以柔克刚,以小博大、以静制动。这都是利用事物的矛盾和人性的弱点来获取胜利的手段。事物在发展过程中,当走到某一个极限时,就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变化。所谓物极必反,月盈则亏,日中则昃。人性都有自大狂妄的一面,不断恭维夸赞,就会使其陶醉在糖衣炮弹中。我们不用担心对方的强大,也不用担心自己的渺小。时机尚未成熟,对手比较强大,那就不断使其骄纵,不断使其狂妄。而当时机来临,就迎头痛击,毕其功于一役。越王勾践,卧薪尝胆十年,使得吴王狂妄得意,最后一举歼灭。所以身处逆境,被对手压制不要恐慌,先不断示弱,使得对手不断狂妄自大,然后韬光养晦,细细打磨好自己的产品,静待时机,最后一举打败对方。

“鱼不可脱于渊,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。”鱼不能离开水,人不能离了根基,也就是不能偏离了“道”。相对于刚强和壮大,老子告诫我们要保持柔静和弱小,即便我们拥有了强大的力量,我们也不要轻易示人,而是应该保持朴素、低调和自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