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道德经》第二十三章通行本原文:

希言自然。

故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

孰为此者?天地。

天地尚不能久,而况于人乎?

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;

德者同于德;失者同于失。

同于道者,道亦乐得之;

同于德者,德亦乐得之;

同于失者,失亦乐得之。

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!

译文:

统治者少点政令干预,是合乎自然的。

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,暴雨下不了一整天。

谁使它这样的呢?天地。

天地都不能狂暴不止,更何况是人呢?

所以,遵循于道的就同于道,遵循于德的就同于德,遵循于失德的人就同于失德。

同于道的人,道也乐于与他一起;

同于德的人,德也乐于与他一起;

同于失的人,失也乐于与他一起。

统治者诚信不足,就得不到人们的信任。

逐句解释:

希言自然。

希:少。指统治者少施加政令、不扰民。
统治者少点干预,少发号施令,是符合自然规律的。政令频出,人们不知所以,不胜其烦。

故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

飘风:大风、狂风。骤雨:激烈的暴雨。
所以狂风刮不过一早上,暴雨下不过一整天。

孰为此者?天地。

是谁让这样的?是天地!

天地尚不能久,而况于人乎?

天地尚且不能狂风暴雨不止,何况于统治阶级的政令呢?何况于王侯的暴政呢?

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;

从事于道者:按道办事的人。此处指统治者按道施政。 
所以统治者遵循于道就是同于道;

德者同于德;失者同于失。

统治者遵循于德的就有了德;不遵循道和德的就跟失道和失德一样。

同于道者,道亦乐得之;

遵循于道的人,道也喜欢和他在一起;喜欢道的人会聚在一起。

同于德者,德亦乐得之;

遵从于德的人,德也乐于与他在一起;喜欢德的人也会聚在一起。

同于失者,失亦乐得之。

失:指失道或失德。
不遵从道和德的人,失道和失德也常与之相伴。无德之人跟无德之人在一起。所谓志同道合,才能为伍。

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!

统治者缺乏信用,那人们就不会再相信他了!
统治者要言出必行,言必有信,否则百姓就不会再听他的号令了。所以统治者不要轻言,言多必失。大音希声,政令不要频发,频发就不珍贵了。

心得总结:

本章老子讲的是无为而治,道法自然。告诉领导者珍惜言行,不要频频颁布命令,干预百姓生产生活,而是顺其自然,遵从客观规律。

暴风不能刮很久,暴雨也下不了一天。这种暴风骤雨是来得快也去得快。因此,治理百姓也一样,不要横加干涉,朝令夕改。而是应该默默奉献,润物无声。

治理企业和国家有异曲同工之妙,如果动辄大刀阔斧,不停调整方针政策,来回更改方向目标,那么下面的人就会疲于奔命,不知所以。折腾数次以后,管理者的信任就会降低,最后员工就不会再信任领导者了。等到失去信任,人心惶惶,那团队也就失去了凝聚力,最后企业面临崩溃。

所以,领导者是很珍惜言行的,会遵循“道”的规律来行事。管理者给下面指明方向和目标,充分信任和授权,放手让下面去做,不要过度干预。中间建立监督机制,关注执行过程,最后衡量结果即可。在这种授权和监督之间领导和员工就会建立起一种信任,这样的企业就会充满希望。而那些过度干预,指手画脚,舍不得放权的领导者最后会把企业搞得一塌糊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