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德经第22章
《道德经》第二十二章通行本原文:曲则全,枉则直;
洼则盈,弊则新;
少则得,多则惑,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。
不自见,故明;
不自是,故彰;
不自伐,故有功;
不自矜,故长。
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
古之所谓“曲则全”者,岂虚言哉?
诚全而归之。
译文:委曲便会保全,屈枉便会刚直;
低洼便会充盈,陈旧便会新生;
少取便会多得,贪多便会迷惑。
所以有道的统治者坚守这一原则作为治理天下的范本。
不自我表现,反能明显;
不自以为是,反能彰明;
不自我夸耀,反能有功;
不自吹自大,反能长久。
正因为不与人争,所以天下无人能与之争。
古时“委曲保全”的话,怎么会是空话呢?
它是能够实实在在达到的。
逐句解释:曲则全,枉则直;洼则盈,弊则新;曲,屈,委屈。全,保全。枉,屈枉,弯曲。洼,低水坑。弊,陈旧、陈腐。委屈可以保全,屈枉可以刚直伸展;低洼可以盈满,陈旧可以换新。懂得委屈,忍一时之气,才能够保全自身,懂得适时弯曲才可以保持刚直不阿。低洼才能够接受注入,陈旧腐朽才会去旧迎新。
少则得,多则惑,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。少即是多,多了令人困惑。圣人以此为治 ...
道德经第21章
《道德经》第二十一章通行本原文:孔德之容,惟道是从。
道之为物,惟恍惟惚。
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;
恍兮惚兮,其中有物。
窈兮冥兮,其中有精;
其精甚真,其中有信。
自今及古,其名不去,以阅众甫。
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?以此。
译文:大德的形态,是由“道”所决定的。
“道”这个东西,恍恍惚惚,似有还无。
它是那样的不可捉摸啊,其中却有形态。
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,其中却有实物。
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,其中却有精质,这精质是真实存在的,是可以信验的。
自今及古,”道“之名从未去除。通过它,才观察到万事万物的初始。
我怎么了解万事万物起始状况的呢?都是从认识“道”开始的。
逐句解释:孔德之容,惟道是从。孔:甚,大。德:“道”形式上彰显为“德”。容:运作、形态。大德的形态,是由“道”来决定。“道”是“德”的载体和本质,“德”是道的形式和表现。
道之为物,惟恍惟惚。恍,惚,似有若无,难以捉摸,仿佛之意。“道”这个东西,似有似无,恍恍惚惚。道可道,非常道。“道”不是可以说清楚的一般的道。道是存在的,虽然看不到、听不见、摸不到,但它的的确确存在着,并影响着万事万物的生长与 ...
道德经第20章
《道德经》第二十章通行本原文: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?
善之与恶,相去若何?
人之所畏,不可不畏(人)。
荒兮,其未央哉!
众人熙熙,如享太牢,如春登台。
我独泊兮,其未兆;
沌沌兮,如婴儿之未孩;
儽儽兮,若无所归。
众人皆有余,而我独若遗。
我愚人之心也哉!
俗人昭昭,我独昏昏。
俗人察察,我独闷闷。
澹兮其若海,飂兮若无止。
众人皆有以,而我独顽且鄙。
我独异于人,而贵食母。
译文:唯诺和呵斥,相距有多远?
美好与丑恶,又相差多少?
人所畏惧的对象,也不可不畏惧人。
其中道理宽广深远,好像没有尽头。
众人光彩照人,如同享受祭祀供奉,也如同春天里登高眺远。
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,无动于衷。
我混混沌沌啊,如同婴儿还不会笑。
我疲倦散漫啊,好像浪子没有依归。
众人皆有所盈余,而我独自有所遗失。
我真是一颗愚人的心啊!
世人都明明白白,唯独我昏昏暗暗;
众人都精明洞察,唯独我不声不响。
我宁静时像大海一样静谧;运动飘忽时没有止境。
世人都很有作为,而我却愚昧粗鄙。
我唯独与人不同的,就是推崇孕育万物的母体-“道”。
逐句解释:唯之与 ...
道德经第19章
《道德经》第十九章通行本原文: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
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;
绝巧弃利,盗贼无有。
此三者以为文不足,故令有所属。
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;绝学无忧。
译文:抛弃掉聪慧和智巧,对百姓有百利无一害;
杜绝仁慈和道义,百姓就会回归孝慈的本性;
抛弃巧诈和利益,就不会有盗贼产生。
“圣智、仁义、巧利”这三者还不足成文立规,但要让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。
那就是保持纯洁质朴的本性,减少私欲杂念,不去学那些“圣智礼法”的浮文,这样就没有什么忧患了。
逐句解释: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圣,这里指圣贤所拥有的才智和聪慧。智,智巧、智慧。意思就是,统治者应该放弃掉披着圣人外衣的修养和智慧,返璞归真,这对于人们是极大的好事。
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;放弃掉披着圣人外衣的“仁义”,民众会恢复孝慈,和睦相处。
绝巧弃利,盗贼无有。巧,巧诈,技巧。利,就是利益、获利。放弃掉以巧诈与利益之争,盗贼也就没有了。因为人人朴实,民不为盗。
此三者以为文不足,故令有所属。上述“智仁、孝慈、巧利”这三者不足以成文立规,还是要有其他的方式来让大家遵循。
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;绝学无忧。素,是没有染色的丝。 ...
道德经第18章
《道德经》第十八章通行本原文:大道废,有仁义;
智慧出,有大伪;
六亲不和,有孝慈;
国家昏乱,有忠臣。
译文:大道被废弃了,才提倡仁义。
智慧巧诈出现了,就会产生大伪。
父子、兄弟、夫妻不和睦的时候,才会提倡孝慈;
国家混乱的时候,才会出现忠臣。
逐句解释:大道废,有仁义;大道,即光明正大的道,包括自然法则和社会秩序等。当秩序紊乱、礼乐崩塌的时候才会提倡仁义,否则社会上秩序良好、君王有道、人人有德,那何需仁义一说呢?
智慧出,有大伪;智慧,这里指智巧,巧妙。当人们穷尽智力,不断展现聪明才能时,大奸大伪也就出现了。人们拥有聪明才智是好事,但是如果内心不笃定,戴着伪善的面具做起恶来,那破坏力也很强。
六亲不和,有孝慈;六亲,父子、兄弟、夫妻,指家庭。当家庭不和,各怀私心时,才需要特别强调慈爱孝悌,否则依循自然,克制私欲就足以凝聚大家,根本不用强调人伦礼制那一套。
国家昏乱,有忠臣。国家朝政混乱,君主暗弱,奸臣当道,这时候就很需要正直忠诚的臣子来匡扶天下,主持正义。如果四海清平,君王将相皆有道,又何必出来忠臣?
心得总结:老子这章其实是对儒家的仁义礼智的反对。在老子看来,世 ...
道德经第17章
《道德经》第十七章通行本原文:太上,不知有之;
其次,亲而誉之;
其次,畏之;其次,侮之。
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。
悠兮,其贵言。功成事遂,百姓皆谓我自然。
译文:最好的统治者,百姓并不知他的存在;
其次的统治者,百姓亲近而赞誉他;
再次的统治者,百姓畏惧他;
更次的统治者,人民轻蔑他。
统治者的诚信不足,百姓才不相信他。
最好的统治者悠闲自在,他很少发号施令。
当事情做成功了时,老百姓会觉得这就是本来的样子。
逐句解释:太上,不知有之;其次,亲而誉之;其次,畏之;其次,侮之。太上就是最好,这里指统治者或领导者。当统治者默默治理天下的时候,人们甚至不知道他的存在,这就是无为而治的境界,实际上做了很多事情,做的很自然,看起来好像什么也没有做一样,老百姓甚至都不知道。次一点的是统治者,是做了很多事情,那是老百姓想要的,因此会受到亲近和拥戴。再次一点的统治者,就是他做了很多事,但通过威权和强制干预的方式做事,结果也不是百姓想要的,百姓因此感到畏惧。最次的是,统治者残暴无道,欺凌百姓,与百姓争夺利益,这样的统治者,人人都会蔑视和侮辱他。
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。信就是诚信,统 ...
道德经第16章
《道德经》第十六章通行本原文:致虚极,守静笃,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
夫物芸芸,各复归其根。归根曰静,是谓复命。
复命曰常,知常曰明,不知常,妄作,凶。
知常容,容乃公,公乃王,王乃天,天乃道,道乃久,没身不殆。
译文:保持心灵的虚空到极致,守住内心的清静到极致。
万物蓬勃生长,我从中观察循环往复的道理。
天下万物虽然生长茂盛,但最终都将回归到本根。
返回本根就叫“静”,“静”就是复归本性。
复归本性是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,认识这条规律叫作“明”。
不了解这个规律,轻举妄动就会有凶险。
了解这个规律的人,就能做到宽容,做到了宽容才能公正,公正才能周全,
周全才符合自然,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“道”,符合“道”就能长久,可以终身不殆。
逐句解释:致虚极,守静笃(dǔ)虚极是个什么概念呢?应该是彻底的虚空,抛掉思想杂念,尤其是个人欲望,保持内心澄澈,无我利他。注意这里与打坐静修并非一个意思。这里是说内心能保持清净,而打坐只是仪式上的清静。老子的更高智慧在于保持入世的清静,而非出世的清静。
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万物不断生长,我从中观察循环往复的规律。
夫物芸芸,各复归其根万物生 ...
道德经第15章
《道德经》第十五章通行本原文:古之善为士者,微妙玄通,深不可识。
夫唯不可识,故强为之容。
豫兮,若冬涉川;犹兮,若畏四邻;
俨兮,其若客;涣兮,若冰之将释;
敦兮,其若朴;旷兮,其若谷;浑兮,其若浊。
孰能浊以止,静之徐清?孰能安以久,动之徐生?
保此道者不欲盈,夫唯不盈,故能敝而新成。
译文:古时善于行“道”的人,见解微妙而深奥,深奥到无法深入了解,只能勉强用比喻来描述。
他的小心谨慎啊,就像严冬涉水过河;他的警觉戒备啊,好像随时提防强敌入侵;
他的庄重严肃啊,就像去别人家里做客;他的身心释放啊,就好像冰雪即将消融;
他的敦厚质朴啊,就像没有雕琢过的璞玉;他的旷远豁达啊,就像空旷的山谷一样;他的浑厚宽容啊,就像江河一样浑浊。
谁能在浑浊中安静下来,使得渐渐澄清?谁能在安定中变动起来,使得出现生机?
遵循保持上述“道”的旨要的人,就不会自我盈满。正因为他从不自满,所以能够去故更新,不断变化。
逐句解释:古之善为士者,微妙玄通,深不可识。士是懂得“道”的人。自古善于了解“道”的运行规律的人,见解微妙而玄通,高深莫测。
夫 ...
道德经第14章
《道德经》第十四章通行本原文:视而不见,名曰夷;听之不闻,名曰希;
搏之不得,名曰微。此三者不可致诘,故混而为一。
其上不徼,其下不昧,绳绳兮不可名,复归于无物。
是谓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,是谓惚恍。
迎之不见其首,随之不见其后。
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能知古始,是谓道纪。
译文:看不见,叫做“夷”;听不到,叫做“希”;摸不着,叫做“微”。
这三者形态无从细究,它们原本就混为一体。
它的上面并非光亮;它的下面也不阴暗,它延绵不绝无法名状,最后仍回到无物的虚空状态。
这就是无形的形状和无物的形象,叫做“惚恍”。
迎着它,看不见它的头,跟着它,也看不见它的尾。
根据早已存在的“道”,来考察现今的具体事物,我们就能了解宇宙的起始,这就叫作道的规律。
逐句解释:视而不见,名曰夷;听之不闻,名曰希;搏之不得,名曰微。夷,灭也,即无形。希,静也,即无声。搏,触摸。也有记作“㨉”;㨉:抚、摹。即“道”,看不见叫做夷,听不到叫做希,摸不着叫做微。这就是“道”的形状和形象。
此三者不可致诘(jié),故混而为一。致,推。诘,问。夷、希、搏这三样不能细究推理,它们本来就浑然一体。“道 ...
道德经第13章
《道德经》第十三章通行本原文:宠辱若惊,贵大患若身。
何谓宠辱若惊?宠为下得之若惊,失之若惊,是谓宠辱若惊。
何谓贵大患若身?吾所以有大患者,为吾有身,及吾无身,吾有何患?
故贵以身为天下,若可寄天下;爱以身为天下,若可托天下。
译文:得到恩宠或遭受侮辱,都要为之担惊受怕。重视大患大难,就好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。
什么叫作“宠辱若惊”呢?得宠是卑下的,得到它会感到惊喜不安,失去它则会感到惊恐不安。这就叫宠辱若惊。
什么叫作“贵大患若身”?人之所以会有祸患,是因为有这个身躯;倘若没有了躯体,人还有什么祸患呢?
所以,把天下看得和自己的生命一样宝贵的人,才可以把天下的重担交付于他;
爱天下和爱自己的身体一样的人,才可以把天下的责任托付于他。
逐句解释:宠辱若惊,贵大患若身。这里宠可作恩宠、荣宠讲,代表上面赐予的荣耀和信任,辱则作侮辱或耻辱讲,是上面施加的惩罚和责备。宠辱总是相连,有宠必有辱,因此得到宠爱和侮辱均会感到心惊。宠爱是上对下的赏赐,缘于一种信任,受宠者自然感到惊喜,但也会带来不安,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份恩宠忽然就失去了,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对得起这种托付。受辱往往因 ...